這個晚上,我一直以為隔壁房間有人。
哥的房間已空了許久,但不知為何,我一直覺得有輕微的走動聲。我在被窩中半睡半醒,不想去面對。應該要起來上個廁所、應該要起來喝個水,起來一下,可能會更好睡。但是,我還是躺著。或許,是他、是她,是如電。或許,這麼多天以來,她已在影時間遁入了影世界,一直在暗中偷窺著我。她知道我理智上已接受了她的離去,她知道我只是知道、我也知道我只是知道。後來,我終於開始做夢。我夢見有個女人交給我一顆骰子,告訴我:這顆骰子叫「夢渡」,ゆめわたり。骰吧!這顆骰子可以化為引擎喔!她說。看不清面目的女人。
我搖了搖骰子,是 6 。
畫面變化,我夢見我和如電化為簡伊果小說《雙園》中、冰冷的雙子女機器人,生下了有血有肉的人類「一子」。而那一子竟然形似李亦露。完美無缺,沒有凹陷、沒有凸起,沒有任何缺失零件的一子。然後,如電消失了,我不再與其他人或物成雙,我被遺下了。我和那個我不知應該愛戀還是嫉妒的一子——我的奇異血肉,持續在兩個園中漫遊,永無止境。
醒來。哇,這是什麼,太誇張了吧。這真的是我夢到的嗎?這什麼劇情呀?
果然,我也寫起了小說。
或者,我早就在寫了。寫與不寫、為什麼寫?沒有人知道。
睡前,我聽了一夜的死眼睛 Dead Eyes 的新專輯《DODORY》。月仔的新樂團 Dead Eyes 無預警發布了一張新專輯,共有八首歌。專輯名稱就是樂團的「新女主唱」、那個 AI 人偶的名字,DODORY。封面不像上一次的封面遮住了人偶的雙眼,不但露出眼睛,眼神也有點詭異而曖昧,似笑非笑——且仍與心心有那麼點神似。專輯發行的突然,討論度好像也不高,或許,AI 吟唱也有關,欣賞的人沒那麼多吧。而且,現在 AI 吟唱的技術好像越來越厲害,已經可以做得更像人的聲音,DODORY 卻選擇了一種機械聲調,令人感到有點疏離。不過,我卻一聽再聽。
冰娃娃
冰娃娃
冰娃娃她是一個冰娃娃
爸爸在海上
媽媽院中坐
只有我為妳吹喇叭
向日葵也來聽好溫暖呀冰娃娃
冰娃娃她是一個假娃娃
不是真娃娃
在窗外很遠的地方
有她的家冰娃娃
冰娃娃她是一個冰娃娃
哥布林帶不走妳
冰天雪地
不管是真是假
做我的藍色冰娃娃
《DODORY》是一張日文專輯,整張專輯的歌詞很詩意,圍繞著人偶 / 人形、真假替換,幻象、宿命與詛咒等主題。音樂風格也是夢幻而迷離,不少曲目令人聯想到音樂盒或搖籃曲。《冰娃娃》這首歌的歌詞很有畫面感,並令人想到《泥娃娃》這首兒歌。另外,我也頗喜歡 《水邊的魔女》 這一首。
水邊的魔女
多麼
多麼
令人不愉快的聲音
有如詛咒從山中來的你
想回到山裡去
捨棄我的愛
捨棄我的恨我是被詛咒的棄子
棄子
棄子
如圓圓的
圓圓的
圓圓的
錢幣
排水溝中的
錢幣愛呀
恨呀
各式各樣
來的來
去的去我是你的魔女
一同前往水邊吧
「丸い / 丸い /丸い / 銭のように /排水溝の中の銭のように」 聽了好幾次,每次聽到這一段,總是令人悲傷。到底,這個魔女是要和誰一同去水邊呢?這些歌詞都是 DODORY 的故事嗎?她到底是誰?
聽著聽著,我突然冒出了個想法:會不會,DODORY 就是心心?
我不是說失蹤的心心居然變成了AI ,而是說,DODORY 的創造者,可能就是心心?這些詩意的歌詞挺像心心的創作風格,會不會其實就是她寫的呢?難道主動抹殺自己的角色來替換成 AI 娃娃的,其實是心心自己?而且,這張專輯的最後一首歌是《夢娃娃》(夢人形),在眨眼睛《夢之鄉》專輯中也有同樣歌名的歌,歌詞也一模一樣,不過是唱中文。我先前為了月仔彷彿想抹去心心的存在而疑惑憤怒,如今,我卻好像在這張神秘而憂戚的專輯中,聽見了消失的她的聲音。
折騰半天,在手機亂打了一堆文字後,我終於又慢慢睡著。我夢到,如電變成了一個冰娃娃,從窗戶爬回她的屋。而黑貓苦娃則像個黑色尖牙的毛茸茸小哥布林,在一旁唱搖籃曲哄她睡著。一會兒後,貓也爬進了床,窩在冰冷的身軀旁,卻露出像在燃燒的火爐邊取暖的滿足神情。一人一貓,進入夢之鄉。
這到底是我夢到的、還是我創作的,我就不說了。
夢娃娃
夢之鄉
夢之網
蜘蛛搖籃
娃娃不怕夢之鄉
夢之網
心事重重
娃娃不怕我吹一口氣
織成夢娃娃
我說一句話
娃娃就變大
我千絲萬縷
娃娃把眉垂
我嘆一口氣
娃娃心上燒夢之鄉
夢之網
蜘蛛搖籃
娃娃不怕夢之鄉
夢之網
心事重重
娃娃不怕睡吧睡吧
夢娃娃
睡吧睡吧
不要一夜長大
P.S. 以下再附上最近幾則碎碎唸筆記,包含閱讀史路小說的心得。雖然有點突兀,不過就這樣子吧。
沒想到,史路的故事一次更新了三篇,洋洋灑灑,並直接指名新語會。全部都是對話,看得有點吃力。我發現,我讀的時候,明明知道是小說,潛意識中仍當成真的發生過的事:簡伊果真的到病房探望史路,接著是言琹、黃正。但是,真的是這樣嗎?明明知道是小說,我仍舊不肯相信他們的對話全是虛構的。怎麼會這樣呢?因為太生動了嗎?我怎麼完全被牽著鼻子走相信了呢?還是說,應該是有真、有假,但到底該如何區分?有必要區分嗎?又為何不知不覺中,我從對史路感到有點敵意、變得好像也與他和解了一樣,這就是他寫這些 Fantasy 的意圖嗎?
到底萬有教的事情是真是假?我怎麼不直接問H正呢?不想問S路,問H正總可以吧?至少我和黃正還一起在島南見過侑寧,問問他也無所謂吧?但不知道為什麼,我還是問不出口。好像身為一個有 sense 的小說讀者,問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很 low 似的。事到如今還在意這種事,也是挺好笑的。
另一邊,我則是從張煥君放在我家信箱的包裹——吳十艾的《我的最後日誌》之中,得到了一篇「寓言故事」。
這篇《蛇人與象人》的故事用電腦打字列印出來,對折夾在這本舊小說中。感覺已夾在書中頗久,對折痕跡頗陳舊。不知道這故事是誰寫的,會是張煥君嗎?戴著帽子並寫作的蛇人角色可能是影射吳十艾,那麼,象人又是誰呢?還是這篇小說其實是吳十艾沒有發表過的作品?那怎麼會在張煥君手上呢?
這篇小說有一種類似寓言的筆調,和吳十艾過去寫的一篇機器人與天使的故事風格有點像。我傳了訊息問張煥君,她卻一直未讀,也沒有在家附近再見過她。會不會,她根本不是我的鄰居?最初第一次在家門口見到她時,那個放錯信箱的、好像塞了很多紙很厚的大牛皮紙袋,該不會是她自己故意放錯的吧?那又是為了什麼呢?
算了,亂成一通,就先寫到這吧。
德婗 202Y.3.14